怎样养肝护肝?呵护你的“小心肝!

中医理论认为:肝在五行中属木,与春季相应,通于春气。与春天树木生长伸展和生机勃发的特性相似,肝也具有条达疏畅、升发生长的特性。肝气疏通、畅达则全身气机条达,进而推动人体全身血液、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脏器,促进消化系统正常工作、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调节人的情志等。
春季万物复苏、阳气始发,人的肝气亦变得旺盛。若肝气不顺,与春天的生化之气不相符,就会导致肝气升发太过,进而肝气上逆、气郁化火、肝阳偏亢、肝风内动,出现烦躁、易怒、面赤、眩晕,甚至中风昏厥等症状,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诸多肝脏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和复发。另一方面,利用春季人体机能的生发特性,正是保持肝气升举、调畅体内气机的最佳时节。所以春季最宜养肝。
中医的“火”是人体保持气血平衡的一种状态,如果“火候”掌握不好,有所偏盛或亏虚,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少火生气,壮火食气”。“少火”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之火,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,供给人体所必需;而超过人体生理需求的火便为“壮火”,会消耗人体正气,导致疾病发生。
肝为阴脏,其性质是喜润喜柔,用阳喜温升、喜条达。“体阴而用阳”,养肝一方面要适量选用温和补养之品,维护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;另一方面需注意少用助火之品,以免“壮火”食气,形成阴虚阳亢。“壮火食气”多见于嗜美食厚味、醇酒辛辣之人,因此春季养肝提倡多食谷、菽、菜、果等素食,用口味清淡的天然食品养肝滋阴。
对于本身存在“壮火”情况的人,如有烦躁易怒、面红目赤、头昏脑涨等表现,可适当清火,但要避免使用大寒之品,不妨试试桑菊饮,既可以清肝明目,又可以疏肝解郁,是普遍适宜的清肝降火茶饮方。
在春季保持心情舒畅和较高的运动量,有利于机体适应春季的升发之象。
情志状态是肝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的关键因素。中医认为怒伤肝,发怒、生闷气都易使肝气郁结,导致气郁化火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肝火”,引发血压升高、头痛、头晕、中风、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扬的症状。多食行气的食物可改善肝气郁结的症状,如佛手、橙子、柑皮、玫瑰花、荞麦、茴香菜、香橼等。
?提供服务:提供线上项目诊断优化、营销运营服务,包含(吸粉,成交,社群,裂变等)服务费用1年:120万 微信:15101117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编辑本人。msyz555手机版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msyz555手机版有涉嫌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:15101117马上清除!继续阅读
- 暂无推荐